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梨锈病介绍与防治
梨锈病介绍与防治
编辑:萧子芥 类别:植保基础 浏览量:772 发布日期:2024-07-29

梨锈病介绍与防治

梨锈病俗称“羊胡子”,是梨产区常见的一种病害,除了危害梨属多种果树外,还可危害山楂、海棠等,以风景绿化区的果园发生较重。锈病在春季多雨年份发病率可达到 100%,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新梢和幼果,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幼果僵滞、产生畸形果,严重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梨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转主寄生性病害,其转主寄主主要为桧柏及其变种和栽培种,没有种植桧柏的果区梨锈病基本上不会发生。

       1.jpg

一、病征病状

叶片受锈病危害后,叶子正面出现许多有光泽的、直径1-2mm的橘红色小圆点,后逐渐扩展为圆形的、边缘较淡的、直径4-8mm的黄色斑块,表层密集生有微小斑点,斑点针尖大小、具有鲜艳的橙黄色,即性孢子器。

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量时,性孢子器中溢流出许多淡黄色的黏液,黏液里面包含大量的性孢子随后黏液逐渐干燥,黄点逐渐变为黑色,病组织加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生出一丛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形状极似山羊胡子,随着锈孢子器逐渐成熟,在顶部破裂散落许多粉末,颜色为黄褐色,这些黄褐色的粉末为锈孢子。然后病部斑块变成黑色,叶片上病斑较多时,梨树叶片出现枯萎脱落,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2.jpg

 

幼果受害,初期症状与受害叶片症状相似。染病三天后,果面产生橙黄色病斑。七天小粒点变褐,病斑外围出现褐色晕圈,随后病斑中心凹陷,形成黑色木栓化硬疤,其上生小黑点。随着病程发展,病部隆起,毛状小突起出现,毛状物伸长,病部生长停滞,形成畸形果。

3.jpg


前面提到过,梨锈病病菌有转主寄主,转主寄主为松柏科的桧柏、龙柏、圆柏和翠柏等,主要危害小绿枝和针叶。染病初期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浅黄色斑点,病部于秋季黄化隆起。翌年3月-4月逐渐突破表皮,露出冬孢子角,颜色为红褐色或咖啡色,形状为圆锥形或扁平形。冬孢子角吸水膨大为橙黄色舌状胶状体,似花朵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桧柏树木在“开花”,干燥时缩成表面有皱纹的污胶物。

      4.jpg

二、病原物

梨锈病病原物为亚洲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licum),为担子菌门胶锈菌属成员。亚洲胶锈菌除危害梨外,还危害山楂、木瓜、棠梨、贴梗海棠等。病菌为转主寄生菌需要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其转主寄主为松柏科的桧柏、欧洲刺柏、高塔柏、圆柏、龙柏、翠柏等。梨锈病病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缺少夏孢子)。在梨和山楂等寄主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

梨锈病病菌性孢子器扁烧瓶形,基部埋生在梨叶片正面表皮下,上部突出,从孔口生出丝状受精丝,并释放性孢子。性孢子单胞,无色,纺锤形或椭圆形锈孢子器丛生于梨叶病斑背面或病梢和病果肿大的病斑上,细长圆筒形,长为5-6mm。锈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橙黄色,表面有小瘤。冬孢子角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初短小,后渐伸长,一般长为2-5mm,顶部较窄,基部较宽。冬孢子纺锤形,黄褐色,顶壁较厚,双胞,分隔处稍缢缩,柄细长,遇水胶化,萌发时产生一个具3个隔膜、4个细胞的担子,每细胞生一小梗,每小梗顶端着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卵形,淡黄褐色,单胞。

5.jpg

梨锈病病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3℃,萌发时需要有水膜存在。担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5-23℃。自然条件下,担孢子最多存活两天。锈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 ℃。

三、病害循环

梨锈病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的菌瘿中越冬,来年春天形成褐色冬孢子角,遇雨或潮湿空气膨胀,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梨树上侵染危害。梨锈病发病后,叶面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性孢子成熟后随蜜汁泌出经昆虫或雨水传带至异性性孢子器的受精丝上。完成受精作用后,3-4周即可在叶背病上形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梨树,而通过风雨传播至桧柏等转主寄主上,并在转主寄主上越夏、越冬,至翌春形成冬孢子角。由于担孢子和锈孢子 1 年只产生 1 次,前者只能侵染梨树,后者只能侵染桧柏等转主寄主,所以该病没有再侵染,但初侵染次数不止一次。

6.jpg

四、发病原因

由于担孢子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差,在空气中漂浮时易死亡,其传播距离一般只有 2.5-3.5 km,不超过 5 km。因该病菌必须通过桧柏等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所以桧柏的有无及距离就决定了该病能否发生。越冬菌量是影响发病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转主寄主上的越冬病菌基数大、初侵染源充足,且距离梨园近,梨锈病发生就严重,若果园周围 5 km 范围内没有转主寄主存在,梨锈病就不能发生。

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跟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温度是影响菌丝发育形成冬孢子的主要因素,早春旬均气温在 7 ℃-12 ℃时冬孢子便大量形成和出现,冬孢子萌发适温为 17 ℃-20 ℃,且只要遇到雨水即可萌发产生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担孢子在一天之内即可萌发侵入寄主。因而,春季雨水多、气温低病害则重,春季雨水少、气温回升快则发病轻。由于冬孢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病菌只能侵染幼嫩组织,特别是高于 30 ℃均不能萌发决定该病只能在春季发生,适宜侵染的期限很短。

7.jpg

五、治理方法

农业防治—规划建设新梨园时,选址应尽量远离转主寄主植物,梨树园区方圆5km以内不要栽植桧柏、龙柏类树木。若是老果园更新,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彻底铲除果园附近5km范围内的松柏类植物,锈病没有了转主寄主,没有了初侵染原,就不会再发生或者极少发生。

化学防治

消灭越冬菌源可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配置成500倍液喷雾使用。

梨树上的喷药时间,一般在梨树发芽至展叶后20d内比较好。第1次用药掌握在梨树萌芽期,以后间隔10d用药1次,连喷3-4次。喷药时注意对树冠全面喷洒,花期喷药应在大多数花谢后进行,杜绝盛花期用药,以防产生药害。可使用三唑酮乳油(20%)配置成2000倍液喷雾使用;或使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配置500-700倍液使用。

参考文献

[1] 单宝华, 霍秋英, 贾红梅.浅谈梨锈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J/OL]. 果树资源学报, 2023, 4(3): 75-78.

[2] 赵德英, 程存刚, 张少瑜,等. 梨锈病侵染特征及防治适期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5): 9-11+55.

[3] 马淑娥. 梨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OL]. 中国果树, 1998(1): 16-18.

[4] 侯金霞.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23(4): 46.

[5] 翟彦霞. 梨锈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23(4): 40.

[6] 张凤敏, 宫美英, 郭彩霞. 梨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 烟台果树, 2006(4): 17-18.

[7] 李瑶, 承河元. 梨锈病病菌生态位研究[J/OL]. 应用生态学报, 2000(4): 612-614.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