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一种植株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用病原物接种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诱导植物发病,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目的主要是:①按照柯赫法则对病害进行诊断;②研究病原物的寄生现象、寄主范围以及病害发生发展规律;③研究病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二者的识别与信息交流;④研究防治措施和方法,例如进行药剂筛选、测定和筛选抗病品种等。
为诱发病害,首先在理论上要了解病害发生的相关因素。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作用的双方又都受环境条件所左右。
与其他生物一样,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必需一定的营养。病原微生物的寄生性不同,所需的营养条件也各有差异。专性寄生物大多数只能寄生活体,则活的植物即是其培养基;而兼性寄生物可以通过人工培养,在死体物质上、人工养料上进行生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与致病性的关系,必须预先了解其营养要求和培养条件。
近年来,香樟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多种治疗方案齐下手才能得到好的防治方案
植物病害的标本,是植物病害症状的最直观的实物记载,是识别和描述植物病害症状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植物病理学工作最为直接和基础的试材。对于具体的植物病害的研究,可在田间观察的基础上,在室内作进一步比较鉴定,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识别和鉴定,这对于掌握病害发生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深人研究发生规律,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病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是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研究中的首要工作。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必然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在组织和器官上呈现为肉眼可见到的病状。此外,在病部还可以发现病原物的某些结构或分泌物,称为病征。所以,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两部分。每种病害都有其特定的症状表现,可以作为病害具体描述、命名、识别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植物检疫是一项传统的植物保护措施,但又不同于其他的病虫防治措施。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植物检疫相关检测与处理技术是植物检疫措施实施的核心,了解植物检疫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有助于植物检疫措施实施。
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是指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是植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方面,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依据《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整理出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总结相关防控策略。
今年入汛以来影响北方大范围,多地出现内涝。伴随着大风,部分地区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 那么,在眼下这种汛期,玉米出现倒伏后,如何根据玉米倒伏类型、倒伏时间、倒伏程度等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事实上玉米是一种既怕干旱又不耐洪涝的作物,专家分析,当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时,玉米就会发育不良;被水淹没3天,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 强降雨后,如果玉米地有积水,应该尽快想办法排出,降低田间湿度, 并及时进行追肥。强降水和洪涝过后,土壤肥力被被雨水带走,追肥可以促使植株恢复生长。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生理机能受到扰乱,直接影响灌浆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