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农业气象学考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考题及答案
编辑:童婷莉 类别:农业书籍 浏览量:1342 发布日期:2023-04-11

       农业气象学考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jpg   

书籍全称:农业气象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本简介:“农业气象学”是高等学校农林、生物、环境类涉农学科的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详细介绍: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也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与现代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因而具有综合学科的特点。天气的变化,气候的异常与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2000 年,笔者曾编著出版了《农业气象学》地方教材,该书 2004 年获得省级首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笔者萌发了再编一本全国教材的想法。因为农业气象学在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越来越高。农业气象学在为“三农”服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2006 年申请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气象学》,当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年底着手编写教材大纲,分发到各个编写院校。2007 年8月在贵州大学召开了第一次教材编写会议,讨论了教材编写思想、教材内容体系和统稿事宜。2008 年5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了第二次教材审稿会议,再次统一了教材内容。本书保留了原有的经典理论,且又增改更新,这得益于书中所附参考书刊,以及国内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成果。教学过程可根据不同专业取舍内容。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肖金香(江西农业大学),第二章和第五章穆彪(贵州大学),第三章陈国惠(西南大学),第八章和第九章胡飞(华南农业大学),第十一章黄寿波(浙江大学)。第一章以段若溪、姜会飞主编 2002 年出版的《农业气象学》为蓝本,第十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以韩湘玲教授主编 1999 年出版的《农业气候学》中刘乃壮教授主写的为蓝本。全书由肖金香教授统稿,中国农业大学郑大玮教授主审,插图由江西农业大学叶清修改。本书的出版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西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教务处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研究中心李泽椿研究员的肯定,还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郑大玮教授和韩湘玲教授的鼓励,更赖于有关高等院校同仁的热情赐稿。

答题赢农币.png

查看答案请进入微信小程序!

一、单选

1.下列词语中,叙说天气的是         )。

A.长冬无夏

B.狂风暴雨

C.夏热冬冷

D.四季如春


2.下列不是干洁大气主要成分的气体是(       )。 

A.

B.

C.

D.臭氧 


3.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冬暖夏凉

B.四季如春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山前桃花山后雪


4.在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中,采取同时观测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称为(       )。 

A.平行观测法

B.分期观测法

C.联合观测法

D.地理观测法 


5.在对流层,平均而言,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

A.0.5℃

B.0.65℃

C.0.8℃

D.1℃  


6.大气中的水汽(       )。

A.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B.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C.主要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中

D.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  


7.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8.大气圈中,(    )集中了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汽。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9.大气圈中,(  )集中了大气中的大部分臭氧。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10.    )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

A.惰性气体

B.水汽

C.臭氧

D.二氧化碳  


11.大气中⼀种辉煌瑰丽的光学现象极光发⽣在哪⼀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12.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薄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单选题]⾃由⼤⽓的起始⾼度⼤约为(    )。

A.7-8km

B.5-6km

C.3-4km

D.1-2km  


14..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15.近红外线能够被植物叶片和茎中的水分所吸收,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

A.使植株变矮      

B.热效应

C.可加快生殖器官形成

D.使叶片变厚


16.在大气中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    )。

A.

B.臭氧

C.

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17.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    )较多的结果。

A.吸收

B.散射

C.反射

D.透射


18.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取决于气温


19.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   )中。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长波辐射


20.对于短日性植物来说,北种南引应引(     )。

A.早熟品种或感光性强的品种

B.早熟品种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C.迟熟品种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D.迟熟品种或感光性强的品种  


21.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22.武汉(30°N)在夏至日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为 (  )

A.83°27'

B.36°33'

C.96°33'

D.90°


23.南昌冬季太阳从(  )升起,从 (   ) 落下。

A.东偏南,西偏北

B.东偏南,西偏南

C.东偏北,西偏北

D.东偏北,西偏南  


24.根据蕾莱分子散射定律,以下哪种光的散射系数最大(      )。 

A.红光

B.蓝光

C.紫光

D.红橙光  


25.地面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

A.0.154um

B.0.40.76um

C.380um

D.7120um


26.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下列气体成分中对太阳光谱红外线区域吸收范围最广的是(     )。

A.N2

B.O2

C.O3

D.H2O  


27.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   )。

A.0.1 微⽶

B.1微⽶

C.4 微⽶

D.10 微⽶  


28.长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时数大于某一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以下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

A.玉米

B.大麦

C.水稻

D.大豆  


29.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出现的台风,从天气系统说属于(     )。

A.温带反气旋

B. 温带气旋

C.热带气旋 

D.热带反气旋


30.地面温度最高时,则是(  )时。

A.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

B.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小于零

C.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大于零

D.地面热量收支差额不等于零


31.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

A.白天升温慢,夜间降温快

B.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慢

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

D.白天升温慢,夜间降温慢


32.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升高是(  )

A.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

B.日较差、年较差均增大

C.日较差减小,年较差增大

D.日较差增大,年较差减小


33.北半球夏季温度比冬季高, 是因为(    )。

A.空气密度大

B.空气本身的冷热变化

C.日地距离近

D.太阳高度角大


34.某地在200米处气温为19.9℃,在1300米处气温为7.8℃。则2001300米气层中对干空气块来说是否稳定。(     

A.稳定

B.中性

C.不稳定

D.不能确定


35.晴天,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在一天中(   )。

A.12点和零点左右

B.12时和日出前后

C.1415时和零点左右

D.1415时和日出前后


36.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则其活动积温为(  )℃,有效积温为(  )℃。

A.60.90.9

B.511

C.411

D.401.1


37.土壤中热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 

A.辐射传热

B.潜热交换

C.流体热交换

D.分子传导


38.rd=1/100米,r=0.9/100米,则此时大气层结对于干空气是()的。

A.绝对稳定

B.绝对不稳定

C.中性

D.条件性不稳定


39.下列有关地形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凹地气温日较差大于同纬度凸地气温日较差

B.平地气温日较差大于同纬度山地气温日较差

C.山谷气温日较差大于同纬度山顶气温日较差

D.平原气温日较差大于同纬度高原气温日较差


41.对于气温日较差描述正确的是(       )。 

A.高纬度小于低纬度

B.夏季小于冬季

C.陆地小于海洋

D.晴天小于阴天


42.水稻适宜移栽的界限温度是(   )。

A.0

B.5

C.10

D.15   


43.一不稳定的干空气块被抬升2公里后,其温度(   )。

A.比抬升前降低约20

B.比林抬升前升高约20

C.没有变化

D.必须知道层结曲线才能确定


44.暖空⽓北上、冷空⽓南下的热量交换⽅式称为(  )。

A.辐射

B.平流

C. 对流

D.湍流


45.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最主要的方式为(   )。

A.辐射热交换

B.潜热交换

C.乱流热交换

D.分子热传导


46.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   )

A.6.4hPa

B.4.6hPa

C.8.0hPa

D.4.0hPa  


47.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

A.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

B.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C.气温=露点,饱和差=0

D.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48.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 )

A.e增大,E不变

B.Ee更快增大

C.E减小,e更快减小

D.蒸发量增大,E降低  


49.下列有关饱和水汽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凹形的水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凸形的水面饱和水汽压

B.小水滴的饱和水汽压大于大水滴的水面饱和水汽压

C.溶液浓度高的水面饱和水汽压大于溶液浓度低的水面饱和水汽压

D.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大于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50.“雾兆晴天指的是(    

A.辐射雾

B.平流雾

C.混合雾

D.蒸发雾  


51.我国夏季午后出现的雷阵雨,按降水成因类型划分应属于(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气旋雨

D.台风雨  


52.表征一个地方的水分资源多少,常用(   )。

A.地下水量

B.水库水量

C.降水变率

D.年降水量 


53.“高山云雾出浓茶”是由于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中的(    )。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红橙光  


54.形成露和霜的有利天气条件是(  )。

A.晴朗大风的夜晚

B.晴朗微风的夜晚 

C.多云无风的夜晚

D.多云微风的夜晚  


56.两块⽓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78%,其中含有较多⽔汽的是(   )。

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7.水平气压梯度力G、地转偏向力A、摩擦力R与风向的关系是(   )。

A.G始终与A垂直

B.G始终与R相反

C.G始终与风向垂直A始终与风向垂直

D.A始终与风向垂直


58.海陆的热力差异是产生季风的原因之一,夏季风的形成是因为(     )

A.夏季大陆温度低,气压低; 海洋温度高,气压高

B.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高; 海洋温度低,气压低

C.夏季大陆温度低,气压高; 海洋温度高,气压低

D.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低; 海洋温度低,气压高


59.当地面吹南风时,则高压在(  )方向,低压在(   )方向。

A.东,西

B.西,东

C.东南,西北

D.西北,东南


60.下面选项中哪个是气象学上对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界定。

A.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25℃时,水银柱高度为1000 mm的大气压

B.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水银柱高度为760 mm的大气压

C.赤道的海平面上,温度为25℃时,水银柱高度为760 mm的大气压

D.纬度23.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水银柱高度为1000 mm的大气压


61.⼀天中⽓压的最⾼值常出现于(  )。

A.凌晨

B.午后

C.上午9-10

D.晚上9-10


62.低层⽓流辐合,空⽓将产生(   

A.平流运动

B.下降运动

C.上升运动

D.水平运动


63.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惯性离心力

C.摩擦力水平

D.地转偏向力


64.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5.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

A.惯性离心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66.天气预报中播出的700hPa云图,其对应的高度值为(   )。

A.1000

B.1500

C.3000

D.5500


67.江西省秋季出现秋高气爽天气时,地面和高空分别受(    )控制。

A.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

B.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

C.赤道海洋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

D.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


68.锋面经过某地时,天空先后出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连绵阴雨,历时一天,继而风向转南,气温上升,降水停止。此锋面天气过程属(   )。

A.暖锋

B.缓行冷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69.下列地区中,(     )是既多秋雨又多梅雨的地区。

A.四川盆地

B.华南沿海

C.两湖地区

D.长江下游


70.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多阴雨,是因为(     )。

A.气旋内部气流潮湿

B.气旋内部气流干燥

C.气旋内部气流辐合上升,绝热降温,易成云致雨

D.气旋内部气流辐散下沉,绝热升温,不具备成云致雨条件


71.在江淮流域梅雨期,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大约在北纬(     )。

A.15°附近

B.20°25°之间

C.25°35°之间

D.0°附近


72.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和印度低压

B.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

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阿留申低压

D.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低压


73.常带来晴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低压

C.高压

D.锋面


74.我国大陆东岸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对流旺盛,多对流雨

B.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气旋活动频繁,多气旋雨

D.沿岸有暖洋流经过,增温增湿


75.第二型冷锋移动速度(  ),一般降水性质为(    )。

A.慢,连续性降水

B.快,阵性降水

C.慢,阵性降水

D.快,连续性降水


76.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

A.清晨转换型

B.正午受热(日射)

C.夜间放热(辐射)

D.傍晚转换型


77.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是自西 向东移动,槽后脊前盛吹 (  ) 风,多 ( )天气

A.西北,阴雨

B.西北,晴朗

C.西南,阴雨

D.西南,晴朗


78.夏季,控制我国的主要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

B.蒙古高压,赤道低压

C.副高,印度低压

D.副高,阿留申低压


79.江淮梅雨一般出现在(   

A.5~6月份

B.6 月中下旬到 7 月上中旬 

C.6月上旬到下旬

D. 7月上旬到下旬


80.我国大陆高低纬度地区,春季增温和秋季降温的快慢不同,其特点是(  D  )。

A.高纬度地区慢, 低纬度地区快

B.高纬度地区慢, 低纬度地区慢

C.高纬度地区快, 低纬度地区快

D.高纬度地区快, 低纬度地区慢

正确答案:D

81.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特点之一是(  B   )。

A.变率大,集中在春季

B.变率大,集中在夏季

C.变率小,集中在秋季

D.变率小,集中在冬季

正确答案:B

82.海陆的热力差异是产生季风的原因之一,夏季风的形成是因为(  A  )。

A.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低; 海洋温度低,气压高

B.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高; 海洋温度低,气压低

C.夏季大陆温度低,气压高; 海洋温度高,气压低

D.夏季大陆温度低,气压低; 海洋温度高,气压高

正确答案:A

83.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受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C   )。

A.太阳辐射年总量小

B.生长季热量不足

C.年降水量稀少

D.地形复杂

正确答案:C

84.我国极端气温最高出现在(      C)。

A.海南岛 

B.长江流域

C.新疆

D.西藏

正确答案:C

85.下列哪个城市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大(  D   )

A.北京

B.西安

C.兰州

D.广州

正确答案:D

86.东西走向的山脉影响最大的是(   B)。

A.降水

B.气温

C.风向

D.气压

正确答案:B

87.全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D   )。

A.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B.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正确答案:D

88.我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三岛地区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

D.四川盆地

正确答案:B

89.我国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   )。

A.三岛地区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

D.四川盆地

正确答案:A

90.我国水分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   )。

A.三岛地区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

D.四川盆地

正确答案:A

91.我国冷暖气候分界线是(  A )。

A.1月份平均气温0℃等值线

B.1月份平均气温10℃等值线

C.年平均气温0℃等值线

D.年平均气温10℃等值线

正确答案:A

92.我国的降水变率以( D  )季最大。

A.

B.

C.

D.

正确答案:D

  

93.某地夏季(68)各月降水量及平均温度资料如下表:试通过求算夏季干燥度的方法说明其干湿状况。A

 

月份

降水量(毫米)

平均温度()

6

209.5

25.7

7

156.2

28.8

8

119.4

28.3

A.湿润

B.半湿润

C.半干燥

D.干燥

正确答案:A

94.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特点之一是( B

A. 变率大,集中在春季

B. 变率大,集中在夏季

C. 变率小,集中在秋季

D. 变率小,集中在冬季

正确答案:B

95.      海陆的热力差异是产生季风的原因之一,夏季风的形成是因(  

A. 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低; 海洋温度低,气压高

B. 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高; 海洋温度低,气压低

C. 夏季大陆温度低,气压高; 海洋温度高,气压低

D. 夏季大陆温度低,气压低; 海洋温度高,气压高


96.24节气中既反映降水,又反映温度的节气有(B

A.清明、白露、霜降

B.白露、寒露、霜降

C.谷雨、寒露、霜降

D.惊蛰、白露、寒露

正确答案:B

97.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A)对于热量的输送。

A、海陆风

B、季风

C、洋流

D、大气环流

正确答案:A

98. 大规模的海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域,叫做(C)。

A、亲潮

B、黑潮

C、洋流

D、平流

正确答案:C

99.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指(A

A.地面;空气

B.空气;地面

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

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

正确答案:A

100.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C

A.短波辐射   

B.中波辐射    

C.长波辐射    

D.超长波辐射

正确答案:C

101.关于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了四个温度带,一个高原气候区

B.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C.内蒙古高原位于干旱地区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正确答案:B

102.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的年等降水量线是(B)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1000mm年等降水量线

D.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正确答案:B

103.  不属于气候形成因素的是(D)

A、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气旋

正确答案:D

104.  气候形成因素不包括( )

A、   大气环流

B、   辐射

C、   下垫面

D、   气旋


105.  影响气候形成最主要的基本因素是(D)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为因素


 

二、多选题

1.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

A.演绎法

B.地理播种法

C.归纳法 

D.人工气候室法 


2.下列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有(  

A.氧气

B.水汽

C.臭氧

D.⼆氧化碳 


3.下列那些项属于对流层的特点。(    

A.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

B.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天气现象频繁发生


4.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主要有(   

A.辐射冷却

B.混合冷却

C.绝热冷却

D.接触冷却  


5.下列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中,直接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有(    

A.水汽压

B.相对湿度

C.露点温度

D.饱和差

E.比湿

F.绝对湿度  


6.降水形成的主要宏观条件是()

A云底高度高

B云下的湿度低

C较强的上升气流

D充足的水汽输送 


7.形成降水需具备的条件是 (  )

A.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

B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物

C空气的下沉运动

D空气的上升运动   


8.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

D大气层结稳定   


9.我国是著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0.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海陆热力条件的季节性差异

B.气候冷暖的季节性变化

C.行星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性位移

D.气旋与反气旋的季节性交替


11.地方性风包括了(   )。

A.季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地转风


12.冬季,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     )。

A.蒙古高压

B.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阿留申低压

D.印度低压


13.夏季影响我国的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  )。

A.副热带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蒙古高压


14.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     

A.西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15.下列哪些气团是稳定气团(

A.冷气团

B.暖气团

C.干气团

D.湿气团


16.锋面附近常为阴雨天气的原因在于(   )。

A.锋面两侧气象要素水平差异大

B.暖空气沿锋面抬升,易凝结成云

C.易引起气象要素的急剧变化

D.冷暖空气交汇


17.锋面气旋系统的生消过程包含以下哪些阶段(    )。

A.初生阶段

B.发展阶段

C.锢囚阶段

D.消亡阶段


18.以下哪些是暴雨形成的条件( )。

A.要有充足的水汽供应

B.具有强烈的上升气流

C.湿空气的不稳定层

D.具有强烈的对流发展


19.冬季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

A.变性极地大陆气团

B.变性热带太平洋气团

C.变性南海气团

D.变性热带大陆气团


20.夏季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 (

A.变性热带太平洋气团

B.赤道气团

C.热带大陆气团

D.变性极地大陆气团


21.我国干湿气候分界线是(     )。

A.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

B.年降水量800mm等值线

C.年干燥度2.00等值线

D.年干燥度4.00等值线


22.我国的气候特征是(  )。

A.季风性明显

B.大陆性强

C.温度差异大

D.降水复杂化


23.人类活动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气候?(   

A.改变下垫面性质

B.改变大气成分

C.人为释放热量

D.人为释放水汽


24.气候的形成因素有( )。

A.辐射因素

B.环流因素

C.下垫面因素

D.人为因素


25.     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有()

A.相对湿度

B.露点温度

C.饱和差

D.温度露点差


26.     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可分为两类(  )

A.       一类为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力,如饱和水汽压、最大水汽压

B.       一类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如绝对湿度、水汽压

C.       一类为空气温度高低,如露点温度、温度露点差

D.       一类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饱和程度,如相对湿度、饱和差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0.162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