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农业推广学》第4版 考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第4版 考题及答案
编辑:段梦圆 类别:农业书籍 浏览量:454 发布日期:2024-02-01

《农业推广学》第4版 考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jpg

书籍全称:农业推广学 第4版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简介: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行为变化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推广对象在推广沟通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以及诱导推广对象资源改变行为的方法论。农业推广学可称为农业推广咨询学,在国际上也简称为推广学。

详细介绍:本书包括导论、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农业推广沟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运用、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计划、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农业推广研究方法共18章内容,可作为从事农村发展与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农业科技与公共管理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答题赢农币.png

查看答案请进入微信小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首次拟定的农业推广法规是(   )年农矿、内政、教育三部联合公布的“农业推广规程”。

A.1928      B.1929      C.1930     D.1931

2. 常规农业推广面向的对象一般是(  )。

A.全体农民或联系的农民 

B.高价值商品的农民  

C.贫困、落后乡村的全体农民  

D.农村居民及某些城镇居民

3. 商品开发与生产面向的对象一般是(   )。

A.全体农民或联系的农民 

B.高价值商品的农民  

C.贫困、落后乡村的全体农民  

D.农村居民及某些城镇居民

4.社区发展、农村振兴和综合农村发展计划面向的对象一般是(   )。

A.全体农民或联系的农民 

B.高价值商品的农民  

C.贫困、落后乡村的全体农民  

D.农村居民及某些城镇居民

5.农业推广学在学科性质上具有(   )的特点。

A.综合性      B.应用性      C.发展性      D.以上都是

6.影响个人态度的外部因素包括(   )。

A.人际关系     

B.信息沟通的环境

C.个体所处文化环境

D.以上都是

7.推广过程中影响个人态度的内部因素包括(   )。

A.推广对象的认知

B.推广对象的需要

C.推广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

D.以上都是

8.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9.根据接触范围和媒介不同对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

A.人际沟通

B.组织传播

C.大众传播

D.以上都是

10.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  )。

A.杂音

B.噪声

C.反馈

D.趋异

11.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B )。

A.链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12.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   )。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13.早期在美国的农业创新扩散研究将创新采用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用(或放弃)阶段。那么农民最初听到或通过其他途径意识到了某项创新的存在,但还没有获得此项创新有关的详细信息,此时属于( B )阶段。

A.兴趣阶段

B.认识阶段

C.试验阶段

D.评价阶段

14.早期在美国的农业创新扩散研究将创新采用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用(或放弃)阶段。那么农民学习有关技术,投入所需的土地、劳动和其他生产资料,此时属于( C )阶段。

A.兴趣阶段

B.认识阶段

C.试验阶段

D.评价阶段

15.农业推广培训按(   )分类,可分为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实用技术、旅游、农业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政策法律、村镇建设、企业管理、农村生活、文化扫盲等。

A.组织主体

B.培训对象

C.培训内容

D.培训层次

16.农业推广培训按培训层次分类,可分为高层和基层农业推广培训,那么,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开展的相关培训属于(   )。

A.高层

B.基层

C.都属于

D.都不属于

17.家政,不仅关系着一家人的生活是否和谐,孩子的成长是否健康,还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在我国农村和城市,都很有必要进行家政推广。家政推广应达到以下( D )目的。

A.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素质

B.增进家庭幸福

C.社会进步

D.以上都是

18.农村家政推广的基本方法有( D )。

A.教育与培训

B.伙伴关系与自媒体利用

C.俱乐部(或社区自组织)与参与式学习

D.以上都是

19.在农村家庭中,(   )是家庭的核心,也是农村社会的纽带。她们的自我学习和提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影响家人,影响家庭生活。

A.老人

B.妇女

C.男人

D.青少年

20.以下描述中,最接近于“农村家政推广”的“家政”范畴的是( D )。

A.衣物的时尚、识别和购买

B.家庭营养与家庭厨艺展示

C.教育子女,孝敬老人

D.管理好家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1.以下描述中,最接近于农业推广学和社会学认可的“社区”的概念的是(   )。

A.一个镇所辖范围

B.一个乡所辖范围

C.一个行政村所辖范围

D.一个自然村

22.以下描述中,最接近于真正的“社区发展”的是(   )。

A.修好了水泥路

B.乐业、安居、和谐

C.引进了工厂

D.村民调解

23.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指导思想的宗旨是( B )。

A.技术

B.服务

C.经营

D.管理

24.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指导思想的核心是( A )。

A.技术

B.服务

C.经营

D.管理

25.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指导思想的活力来源是(  )。

A.技术

B.服务

C.经营

D.管理

26.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指导思想中求实效的是(  )。

A.技术

B.服务

C.经营

D.管理

27.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需要重点了解的法律法规有(  )。

A.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切法律、法规

B.农资供应与服务方面的政策

C.农村信贷、税收方面的政策

D.以上都是

28.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营销策略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产品策略

B.价格策略

C.营销渠道策略

D.促销策略

29.现阶段,我国政府行政型农业推广已经形成了(   )级农业推广机构体系。

A.三

B.四

C.五

D.六

30.农业推广项目的成果鉴定通常可以采取(   )方式。

A.检测鉴定

B.会议鉴定

C.函审鉴定

D.以上都是

3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方式有(  )。

A.自检评价

B.项目反应评价

C.专家评价

D.以上都是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D ),修正时间为( D )年。

A.1993年7月3日,2012

B.1992年7月2日,2011

C.1992年7月3日,2011

D.1993年7月2日,2012

33.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认真履行公益性职责,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实行(   )。

A.无偿服务

B.有偿服务

C.无偿服务为主,兼顾有偿服务

D.有偿服务为主,兼顾无偿服务

34.美国有关合作农业推广工作管理体制的谅解备忘录规定,各州赠地学院同意建立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即(   )。

A.联邦推广局

B.农业部

C.合作推广站

D.赠地学院

二、多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工作对象包括( ABCD )。

A. 农村民众  B.农业经营者   C.农民基层组织   D.一般消费者

2. 以下属于农业推广的直接功能的是(   )。

A.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B.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C.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D.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3.以下属于农业推广的间接功能的是( ABCD )。

A.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B.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C.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D.优化农业与农村生态条件

4.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   )。

A.推广对象在创新采用与扩散中的心理与行为

B.推广沟通与互动

C.推广人员与组织管理

D.推广活动与环境

5.行为的产生不仅受个人主观意识的支配,同时,还受后天因素如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因素影响,具有以下特征(ABCD)和可塑性。

A.目的性     B.可控性      C.差异性      D.创造性

6.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因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和发展的,是引起动机进而导致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的需要具有(  )的特点。

A.多样性      B.层次性      C.潜在性      D.可变性

7.不同的推广对象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科学知识、思想观念、个人经历等不同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 ABCD )类型。

A.创新型      B.稳健型      C.从众型      D.消极型

8.常见的改变或影响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方法包括(   )。

A.行政干预

B.咨询建议

C.教育培训

D.行为操纵

9.农业推广沟通的作用包括( ABCD )。

A.了解现状与需求,确定推广目标

B.建立情感,产生合力效应

C.提供咨询,解决问题

D.帮助推广对象进行预测、决策

10.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包括(   )。

A.链式沟通网络

B.轮式沟通网络

C.扩散型沟通网络

D.全通道型沟通网络

11.大众传播法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包括(   )。

A.高权威性

B.高时效性

C.单向性

D.互动性

12.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文字印刷品媒介和视听媒介两种类型。以下属于视听媒介的是(   )。

A.电影

B.杂志

C.黑板报

D.电视

13.农业推广中推广人员进行推广时可采用集体指导法或者个别指导法。集体指导的优点包括(  )。

A.信息发送量有限

B.共同问题易于解决

C.推广效率较高

D.针对性强

14.在农业推广中,以下属于集体指导法的是(   )。

A.短期培训

B.小组讨论

C.实地参观

D.办公室访问

15.在农业推广过程中,以下属于个别指导法的是( )。

A.成果示范

B.农户访问

C.实地参观

D.电话咨询

16.农业科普文章的写作一般遵循以下(   )原则。

A.科学性

B.知识性

C.通俗性

D.趣味性

17.农业推广语言运用遵循以下(  )原则。

A.朴实通俗

B.深入浅出

C.科学规范

D.事实教育

18.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概括起来有(  )的原则。

A.趣味性

B.创新性

C.需要性

D.可行性

19.农业推广文字广告的正文一般由(  )三部分构成。

A.标题

B.正文

C.事迹

D.结尾

20.农业科技简报的一般写作格式由(  )三部分组成。

A.报头

B.案例

C.正文

D.报尾

21.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分类,农业推广试验可以分为以下(   )。

A.单因素试验

B.综合性试验

C.多因素试验

D.混合试验

22.按照试验小区大小分类,农业推广试验可以分为(   )。

A.小区试验

B.大区对比试验

C.小区对比实验

D.大区实验

23. 成果示范的主要方式有(   )。

A.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B.“三区”示范

C.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

D.农业科技示范户

24.农业推广培训的原则包括(   )。

A.公益性主导的原则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

C.因人施教的原则

D.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25.农业推广培训的教学方法包括(   )。

A.集体教学法

B.示范教学法

C.鼓励教学法

D.现场参观教学法

26.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原则包括(   )。

A.统筹规划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服务就业原则

D.机制创新原则

27.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包括(   )。

A.劳动密集程度高,吸纳数量大的加工业、建筑业等工种

B.就业方式灵活、就业门类繁多、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

C.针对劳务国际输出进行培训

D.围绕农业产业化,侧重于产品加工、运输、储藏与销售、农村专业经纪人等方面的培训

28.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包括以下(   )。

A.独立办学

B.校际联合

C.校企联合

D.校乡联合

29.农业推广咨询的特征包括(  )。

A.服务性

B.专业性

C.客观性

D.经营性

30.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基本原则是(   )。

A.营利性

B.依法诚信

C.因地制宜

D.农民需求导向

32.从农业生产过程看,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涉及以下(   )3类。

A.产前

B.产中

C.产后

D.总结

33.市场营销组合中的4P是指(   )。

A.产品

B.价格

C.地点

D.促销

34.农业推广信息的特征包括(   )。

A.区域性

B.分散性

C.实用性

D.科学性

35.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主要由( )组成。

A.信息源

B.信息处理器

C.信息管理者

D.信息受体

36.信息采集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整体性

C.实时性

D.易用性

37.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

A.信息筛选与鉴别

B.信息加工

C.信息存储

D.信息更新

38.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目标导向原则

B.规范与弹性相结合原则

C.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适度原则

D.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原则

39.在我国农业推广的实践中,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相应地,在以教师为推广队伍的主体中,教师具有多重角色,包括(  )。

A.推广人员

B.教学人员

C.科研人员

D.学习人员

40.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主要是(   )。

A.重科研

B.轻推广

C.轻科研

D.重推广

41.农业推广组织的外部环境中的一般环境主要指与农业推广工作相关的(   )环境。

A.政治

B.经济

C.社会与文化

D.技术

42.农业推广工作的任务是改变农民的行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因此,农业推广人员需要具备以下(  )一定素质的专门人才方能胜任。

A.心理素质

B.职业道德素质

C.业务素质

D.身体素质

43.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差异,通常将农业推广人员分为(  )等类型。

A.农业推广行政管理人员

B.农业推广督导人员

C.农业推广技术专家

D.农业推广指导员

44.制订农业推广计划的方法通常有(   )。

A.调查研究法

B.比较分析法

C.未来预测法

D.整体综合法

45.农业推广项目验收的方式一般有(   )。

A.现场验收

B.会议验收

C.检测验收

D.审定验收

46.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人员的来源主要有(  )。

A.推广人员

B.推广对象

C.专家

D.独立的评价机构

47.农业推广研究的程序通常包括(   )多个阶段。

A.确定研究课题

B.制订研究计划

C.研究计划的实施和总结

D.研究报告的撰写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0.1411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