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就是土壤微生物。大家知道,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天然培养基。腐植酸贯穿于土壤生命之中,是土壤的“生命核”。没有腐植酸,土壤将失去活性。据此,理清“土壤—腐植酸—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保护国土资源、促进土壤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噬菌体、病毒和线虫。
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马铃薯的发展前景极其的广阔,同时也被誉为新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
水稻稻粒黑粉病(也叫黑穗病、乌米谷等),是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典型的通过花器侵染的穗部病害。此病害曾经被列为中国对外对内植物检疫对象,但是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和种子的调运,稻粒黑粉病在中国稻区传播蔓延,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进而对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及产量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2022年中国的钾肥产量与2021年相比没有增长,保持不变。然而由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钾肥产量下降,中国在全球钾肥生产国排名中上升至第二位。 中国是钾肥最大的消费国,约占全球钾肥消耗总量的20%,因此对中国而言,钾肥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国内钾肥需求量高于国内钾肥供应量,致使中国在氯化钾方面特别依赖进口资源。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在毒理学上有重要意义的降解产物和反应杂质的总称。残存的数量称残留量,以每千克样品中有多少毫克 (或微克、纳克)表示 (mg/kg,ug/kg,ng/kg))。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药残留的存在。
杂草是一类以非栽培为目的生长的野生植物,通过与作物争夺光、肥、水、生长空间等途径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杂草约有三十万种,而其中大约1800种杂草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总产量的9.7%以上。
三氯吡氧乙酸是一种吡啶氧羧酸类除草剂,内吸传导型,低毒,属激素类除草剂,由植物的叶面和根系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全株,造成其根、茎、叶畸形,维管束被栓塞或破裂,植株逐渐死亡。禾本科作物对其具有一定耐药性。适用于森林造林前除草灭灌,维护防火线,扶育松树及林业改造,及非耕地防除阔叶杂草和木本植物,还可用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等田地防除阔叶杂草。
“车厘子”这个名字来自其英文名字Cherries(“樱桃”)的音译,和樱桃是一回事,但品种不同。
高纺锤树形,通常株行距为4米×1.5米,丰产时有15个以上的有效侧枝(通风透光为基础),亩产量约1-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