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苹果黑星病的识别与防治
苹果黑星病的识别与防治
编辑:农保科研人 类别:水果 浏览量:1023 发布日期:2023-07-29

苹果黑星病的识别与防治

1、苹果黑星病简介

苹果黑星病是世界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商品果比例降低。果实从膨大期开始发病,膨大后期发病最重,成熟期发病较少。陕西渭北地区6~7月份是发病盛期。

病原为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Taint.),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不同地区、不同苹果品种上的主要致病菌类型可能不同。无性世代为苹果环黑星孢(Spilocaea pomi)和树状黑星孢(Fusiclodium dendriticum),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为20 ℃,pH值为4.5~5.8时,最适苹果黑星病菌生长。子囊壳发育温度为13 ℃,子囊孢子成熟温度为10~24 ℃,最适温度为20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2 ℃。子囊孢子萌发适温为15~21 ℃,侵染最适温度为19 ℃。

2、 苹果黑星病的传播途径

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和芽鳞内或以子囊壳在病叶中越冬。第2年春天,子囊孢子成熟,降雨后从子囊壳中弹射出来,随风雨传播,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病原侵染后在病斑表面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再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3、 苹果黑星病的危害特点与识别

苹果黑星病.jpg 

叶片危害症状:叶片发病,初期为淡黄绿色的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渐变褐色,最终为黑色。病重者,造成叶片扭曲或卷曲。

苹果黑星病3.jpg 

果实危害症状:果实受害,初期为淡黄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渐变褐色或黑色,表面产生黑色绒状霉层。随着果实膨大,病斑渐凹陷、硬化、龟裂。

4、苹果黑星病的发生规律

苹果黑星病菌在落叶或芽鳞内越冬,春季3月底或4月初子囊孢子开始释放,随风雨传播,开花前后是最易侵染的时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分生孢子是在子囊孢子侵染寄主发病后产生的,出现在5月中旬以后,6~7月份数量最多,直到9月下旬。叶片发病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以后。

5、影响苹果黑星病的发病因素

田间空气湿度与病菌孢子的成熟和释放密切相关,苹果开花前后降雨,对当年病害的发生有重大影响。若6~7月份降雨频繁,果园高温、高湿,容易导致黑星病的重度发生。

6、苹果黑星病的化学防治

已发生黑星病的果园,7~8月份的防治至关重要,7~8月份也是褐斑病等叶部病害的高发期。防治时,以化学防治为主。

药剂选择:可选择含代森锰锌、腈菌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硫酸铜钙、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剂,

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7000~5000倍液或 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330~2400倍液或200克/升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750~1500等。

喷药要求:已发生病害的果园,需连续用药2~3次,间隔期7~10天。喷药时,选择药剂需交替使用。同时,要注意喷药周到、细致,保证足量用药(亩喷药约300~400斤水量),确保防治效果。该时期用药,也可兼治褐斑病、炭疽叶枯病、斑点落叶病等病害发生。

7、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建议

A.   针对黑星病常年发生的园子重视清园工作,结合修剪,增加果园通风透光,及时清理病枝落叶

B.    化学防治药剂交替使用,降低黑星病抗性,保证防治效果

C.    施药用水量,用药量要充足,不可过少,施药不留死角,保证施药均匀,不漏喷

D.   加强果园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