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普通昆虫学考题及答案
普通昆虫学考题及答案
编辑:周静雯 类别:农业书籍 浏览量:2412 发布日期:2023-04-14

普通昆虫学考题及答案

普通昆虫学1.png

简介:《普通昆虫学(第2版)》为昆虫学入门教材,是作者根据现代昆虫学发展趋势与教学的需求,在借鉴过去近百年我国昆虫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该教材既保持了传统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又融入了相关领域的新进展,具有现代性与前瞻性。

 详细介绍:

本书主要包括昆虫生物学、昆虫行为学与昆虫分类学等三部分的内容。通过本书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学习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生活史以及昆虫的主要类群及其特点,能熟练掌握各类昆虫的基础知识和鉴别方法以及识别常见的昆虫种类所属的科。理解昆虫的常见行为活动的内在机制,以便为害虫防治和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关昆虫学的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打下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了六大篇、十三个章节,内部含有大量插图,让读者在学习时清晰明了且不枯燥乏味,在看书疲惫之时或困惑的时候,看一看插图重拾学习的乐趣,由大及小介绍了昆虫的由来、地位、发展、组成、生理生态等情况,首先,第一篇介绍了昆虫这一纲在动物界的地位,第一章节使学者了解到到底什么是昆虫、拥有什么特征才能属于昆虫和昆虫的多样性。其次,第二、三篇,对昆虫由外到内、由头到尾介绍其各个身体构造及其主要功能,通过这两篇的学习,使读者可以了解到昆虫一般大小,头部、胸部、腹部三大部分的主要器官都有什么,基本构造是怎样的。在第三篇可以了解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其主要作用,昆虫蜕皮的作用因素。昆虫虽说身体不大但其腹部也可以说是五脏俱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等样样都不少,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一定会为之感到赞叹,同时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理解昆虫各器官的大致模样及在其体内的具体位置。最后,在后三篇中,本书介绍了昆虫的生理学、分类和生态学,在第五篇中,昆虫的分类可以使读者了解到昆虫纲如何进行分目,九大目又是什么,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在进行昆虫分类时,如何进行分类,分类依据的顺序是什么,昆虫分类检索表怎么写。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简单了解昆虫的世界,了解昆虫的中外起源、生长发育以及某些迁飞性昆虫的迁飞习性,学习一些昆虫知识,了解大千世界的一员。

 答题赢农币.png

 请进入微信小程序查看答案!

 一、单选题

1.    蝉的头式为 (   )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上口式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      )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      )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   昆虫的盾间沟位于 (    )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   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       )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   低等蛾类的连锁器叫 (     )

A 翅轭型    B 翅缰型    C 翅钩型     D 翅褶型

7.   家蝇的蛹为(      )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   在翅脉命名时将第一径脉写成 (      )

A 1R    B 1r    C R1    D r1

9.   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0.            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 (      )   

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1.            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     )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2.            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      )

A 寡足型    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3.            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       )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4.            蝶类的变态类型是 (      )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15.     昆虫的口式不包括(   )

A、   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16.     雄性龙虱的前足是(  )

A、   捕捉足 B、抱握足 C、开掘足 D、攀握足

17.     从功能上分,(   )不属于神经元中的一种。

A、   运动神经元 B、中枢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神经分泌细胞

18.     在兴奋剂神经中(   )是神经元之间的主要神经递质。

A、   乙酰胆碱 B、谷氨酸盐 C、血清素 D、组胺 

19.     下列名称哪个不是翅的关节构造(   ) 

A、   腋片 B、中片  C、翅基片 D、翅缰

20.      蜜蜂口器类型属于(    )

A、   嚼吸式口器 B、舐吸式口器 C、刮吸式口器 D、虹吸式口器

21.     根据幼体产出母体前获取营养方式的不同,下列不属于四种胎生类型之一的是(    )

A、   卵胎生 B、腺养胎生 C、胎盘胎生 D、血腔胎生

22.     蜚蠊的变态类型属于(   )

A、   不完全变态 B、表变态 C、原变态 D、全变态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昆虫的卵巢通常只有一个,位于消化道正面,是卵子发生和发育的场所。

B、   卵巢由外胚层组成  

C、   中输卵管由内胚层形成  

D、   根据生殖细胞的发育程度,可将精巢管分为生殖区、生长区、成熟区和转化区

24.     下列陈述中,中肠组织与前肠组织的主要区别错误的是(    )

A、   有围食膜

B、   消化酶和营养物质能穿透

C、   肠壁细胞层薄,肠壁细胞小且活跃。

D、   肌肉层薄,纵肌排列在环肌外面。

25.     蝼蛄的前足为(       )

A.       步行足    B.跳跃足    C.开掘足    D.捕捉足

26.     蜻蜓目昆虫的变态类型是属于(       )

A.       过渐变态    B.渐变态    C.原变态    D.半变态

27.     昆虫的心脏位于(        )之中。

A.       腹血窦    B.背血窦    C.围脏窦   D.围心窦

28.     体多肥胖,弯曲呈“C”形,体柔软,行动迟缓多生活在土中,属于那一种幼虫(   B   )A. 蛃型     B. 蛴螬型    C. 蠕虫型    D.象甲型

29.     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 (       )

A.        孵化    B. 脱皮    C. 羽化    D. 变态

30.     下列结构中哪种不属于昆虫附肢(         )

A.        足    B. 翅    C. 尾须     D. 触角  

31.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没有经历以下哪个虫态(       )

A.卵     B.蛹     C.幼虫     D.成虫    

32.      下列情况属于多型现象的是: (          )   

A:蚜虫在同一季节里胎生雌蚜有无翅和有翅两个类型   

B:黄蛱蝶的夏型和秋型   

C:蚂蚁种群中的工蚁和兵蚁

D:锹甲的雌性和雄性存在形态差异

33.      昆虫胚胎发育从外观上可分为(         )

A.        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原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无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34.     下列昆虫中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

A.       蝗虫   B. 叶蝉    C. 瓢虫      D. 蛾类幼虫  

35.     完全变态的昆虫不要经历以下哪几个时期(         

A.   卵     B.蛹     C.拟蛹期     D.成虫   

36.     昆虫不完全变态的类型有(        )

A、   增节变态、渐变态、半变态      

B、   表变态、增节变态、渐变态

C、   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      

D、   表变态、渐变态、半变态

37.     下列全为昆虫的排泄器官的是(         )

A、   马氏管、直肠、隐肾管系统        

B、   下唇肾、隐肾管系统、中肠

C、   脂肪体、马氏管、直肠            

D、   下唇肾、马氏管、中肠

38.     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 (        )

A.        孵化    B. 脱皮    C. 羽化    D. 变态

39. 蜜蜂的触角类型为(    C   )

A、丝状            

B、刚毛状    

C、膝状               

D、具芒状

40. 下列全都属于行走足昆虫的有(       )

A、瓢虫、椿象、蜻蜓、金龟子      

B、蜉蝣、蜻蜓、螳螂、瓢虫

C、蜉蝣、蜻蜓、步甲、椿象        

D、螳螂、金龟子、椿象、蜉蝣

41. 昆虫前翅和后翅均为同一种类型的昆虫为(      )

A、蜂类、蓟马、蝶类              

B、蜂类、蛾、蝽类

C、甲虫、蝶类、蓟马             

D、石蛾、蜂类、蝽类

42. 昆虫的背瓣和腹瓣发达,内瓣退化的产卵器类型为(       )

A、膜翅目昆虫型        B、双翅目昆虫型     C、产卵尾型      D、直翅目昆虫

43.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在获取足够的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变态为一个不食不动的过程或现象叫(     B  )

A、   孵化       B、蛹化       C、羽化       D蜕变

44.     许多昆虫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的现象为(      )

A、拟态       B、伪装       C、假死       D趋性

45. 全变态幼虫的类型有(   B   )

A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头无足型       B、无足型、寡足型、多足型、原足型C、多节原足型、无头无足型、寡足型          D、无头无足型、多节原足型、多足

46.     昆虫交配器的主要构造有(       )

A、   生殖孔、阳基、阳茎、抱握器      

B、   生殖孔、抱握器、精包、阳具

C、   生殖孔、尾须、阳茎、抱握器      

D、   生殖孔、阳基、尾须、抱握器

47.     下列哪类昆虫可能营多胚生殖(       )

A、    植食性昆虫  B、 寄生性昆虫  C、 腐食性昆虫  D、 捕食性昆虫

49.     从营养源来看,与卵生相同的胎生方式是(    A   )

A、 卵胎生  B、 腺养胎生  C、 血腔胎生  D、 伪胎盘生殖

50. . 初孵幼虫是指昆虫从卵内孵出到(    C    )的幼虫

A、 第一次取食之后   B、 第一次蜕皮之后   C、 开始取食之前   D、 开始蜕皮之前

51. 有翅亚纲昆虫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是(         )

A、 原变态   B、 表变态   C、 增节变态   D、 半变态

52. 由不全变态向全变态过渡的变态类型为(        )

A、    半变态   B、 过渐变态   C、 复变态   D、 表变态

53.     因环境条件改变而引起增加的蜕皮叫做(     D   )

A、 生长蜕皮   B、 生活蜕皮   C、 变态蜕皮   D、 生态蜕皮

54.  触角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

A、 嗅觉   B、 触觉   C、 接受化学信息物质   D、 协助运动

55.  不属于昆虫单眼的功能与特点的是 (        )

A、 辨别光的方向   B、 辨别光的强弱   C、 形成物象   D、 结构类似于单个小眼

56. 昆虫的卵黄充塞在原生质网络的空隙内,但在紧贴卵黄膜下面的原生质中没有卵黄,这种形式的卵一般被称为(   A    )

A、    中黄式卵   B、 周质卵   C、 卵核卵   D、 中核式卵

57.     昆虫的卵壳是由卵巢管中的(      )分泌的。

A、 鞣化蛋白   B、 琥珀层   C、 卵泡细胞   D、 卵原细胞

58.  蚊虫靠(   D  )的江氏器接受声信号。

A、 足胫节   B、 腹部   C、 胸侧板   D、 触角

59.  蝗虫的听觉器位于(     A  )。

A、 第1腹节背板两侧   B、 第1胸节背板两侧   C、 第1腹节腹板   D、 前足胫节

60.  螽斯的听觉器着生在(    C    )。

A、 触角   B、 第1腹节背板两侧   C、 前足胫节接近基部处  D、 第1腹节腹板

61. 昆虫的拟态是一种(   B   )。

A、 结构防御   B、 色彩防御   C、 化学防御   D、 群体防御

62. 捕食者的可食者模仿有显著色型的不可食者的拟态是(   C    )。

A、 米勒拟态   B、 瓦斯曼拟态   C、 贝氏拟态   D、 攻击拟态

63.  影响昆虫滞育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C   )。

A、 虫态   B、 营养   C、 激素   D、 呼吸速率

64.  光周期通常以(    A   )表示。

A、 光照时数   B、 日出时间   C、 光照强度   D、 季节变换

65.  自然界所有变化的物理因素中,(   )是影响昆虫滞育的主导因素。

A、 温度   B、 湿度   C、 食物   D、 光周期

66. 能分泌滞育激素的是(      )。

A、 脑神经分泌细胞   B、 前胸腺   C、 咽侧体   D、 咽下神经节

67. 心侧体具有储存和释放激素的功能,分泌的是(       )。

A、    肽类激素   B、 活化激素   C、 脑激素   D、 保幼激素

68.     决定蜕皮后昆虫发育方向的激素是(       )。

A、    脑激素   B、 蜕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激脂激素

69.     具有补充营养习性的昆虫卵的成熟与产生需要(      )。

A、    蜕皮激素   B、 保幼激素   C、 脑激素   D、 利尿激素

70.     一般昆虫对(    A  )不敏感。

 A、 红色   B、 绿色   C、 蓝色   D、 黄色  

71.     成虫性成熟所需营养积累的主要阶段为(   B   )。

A、 卵期   B、 幼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72. 昆虫的最适温区一般为(   B   )。

A、 8~40℃   B、 20~30℃   C、 30~40℃   D、 8~20℃

73.  昆虫可见光波长范围为(   A   )。

A、 250~700nm   B、 390~750nm   C、 360~400nm   D、 250~750nm

74. 中国的广西省属于(   C    )。

A、 古北界   B、 新北区   C、 东洋区   D、 新热带区

75. 不属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D   )。

A、 视叶   B、 触角叶   C、 腹神经索   D、 额神经节

76.  昆虫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是(  A     )。

A、 神经元   B、 树突   C、 轴突   D、 细胞体

77. 可以分泌神经激素的昆虫神经元是(        )。

A、 联系神经元   B、 感觉神经元   C、 神经分泌细胞   D、 运动神经元

78.  前胃不具备(    A  )的功能。

A、 吸收养料   B、 磨碎食物   C、 调节食物进入中肠   D、 过滤

79. 昆虫储存能量的主要化合物是(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脂类   D、 糖类

80.     (       )是原尿分泌的最主要的机制。

A、 胞吐作用   B、 胞间运输   C、 胞内运输   D、 穿膜运输

81.  昆虫表皮的护蜡层由(        )分泌。

A、 表皮质层 B、 底膜   C、 皮细胞腺   D、 下表皮

82.  昆虫死后体色的变化是由于(        )消失引起的。

A、 色素色   B、 结构色   C、 物理色   D、 混合色

83. 昆虫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血细胞有(       )。

A、    原血细胞   B、 浆血细胞   C、 珠血细胞   D、 类绛色细胞

84.     昆虫血糖的主要形式是(      )。

A、    海藻糖   B、 葡萄糖   C、 果糖   D、 蔗糖

85.     昆虫主要免疫机制是(         )。

A、    白细胞免疫   B、 血浆免疫   C、 血细胞免疫   D、 吞噬

86.     绝大部分昆虫呼吸方式为(        )。

A、    体壁呼吸   B、 气管鳃呼吸   C、 气泡呼吸   D、 气管呼吸

87.     昆虫最大的纵向气管为(       )。

A、 背纵干   B、 腹纵干    C、 侧纵干   D、 内脏纵干

  

二、多选题

1. 昆虫的单体生殖包括(       )

A、 雌雄同体的自体受精  B、 雌雄同体的异体受精  C、 孤雌生殖  D、 两性生殖

2.        昆虫的胎生可分为(        )

A、    卵胎生  B、 蛹生  C、 血腔胎生  D、 伪胎盘生殖

3.        孤雌生殖通常可分为兼性孤雌生殖和专性孤雌生殖,以下属于专性孤雌生殖的是(    )。

A、 偶发性孤雌生殖   B、 经常性孤雌生殖   C、 周期性孤雌生殖   D、 异态交替

4. 属于昆虫胚后发育的发育阶段有(       )。

A、 幼虫/若虫/稚虫   B、 蛹   C、 产卵前期   D、 产卵期

5.        成虫期仍有蜕皮现象的变态类型有(       )。

A、    渐变态   B、 半变态   C、 原变态  D、 表变态

6.        属于不全变态的变态类型有(      )。

A、 复变态   B、 半变态   C、 渐变态   D、 过渐变态

7. 卵黄丰富的昆虫卵裂方式属于(       )

A、 不完全分裂   B、 完全分裂   C、 表面分裂   D、 内里分裂

8.        同步进行的发育现象有(     )

A、    胚动   B、 胚体分节   C、 胚盘、胚带形成   D、 胚层和胚膜形成

9.        中胚层形成的有(       )

A、 循环系统   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D、 肌肉

10. 根据定向行为的作用或生物学意义,可将定向分为(      )。

A、对食物或寄主的定向   B、对配偶的定向   C、对巢穴的定向   D、对迁飞方向的定向

11. 根据昆虫接受刺激和产生感觉的性质,可以把定向分为(      )。

A、    嗅觉定向   B、 听觉定向   C、 视觉定向   D、 磁场定向

12.     具有假死防御方式的昆虫有(      )。

A、 鳞翅目成虫   B、 蝇类   C、 鞘翅目成虫   D、 鳞翅目幼虫

13. 影响昆虫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

A、 光周期   B、 温湿度   C、 食物   D、 种群密度

14. 昆虫滞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类型有(       )。

A、 短日照滞育型   B、 长日照滞育型   C、 中间型   D、 无光周期反应型

15. 与昆虫多型现象产生相关的有(      )。

A、特定的季节或地理位置   B、社会性昆虫的职能   C、食物的质量   D、种群密度

16.     影响昆虫生殖力的因素有(       )。

A、 种的遗传性   B、 生态因素   C、 营养状况   D、 卵巢管的数目

17. 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存在于(      )。

A、 脑   B、 咽下神经节   C、 胸部神经节   D、 腹部神经节

18. 调节昆虫生长发育进程的主要激素有(      )。

A、 脑激素   B、 蜕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激脂激素

19.     调控昆虫生殖的主要激素有(    )。

A、 脑激素   B、 蜕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激脂激素

20. 根据卵母细胞的发生和成熟程度,卵巢管分为(  ACD  )。

A、 原卵区   B、 转化区   C、 生长区   D、 成熟区

21. 根据滋养细胞的有无及排列方式分为(  )。

A、 无滋式   B、 多滋式   C、 单滋式   D、 端滋式

22. 具有端滋式卵巢管的昆虫类群有(     )。

A、 鳞翅目   B、 半翅目   C、 蜻蜓目   D、 鞘翅目部分肉食亚目

23. 属于昆虫雌性生殖系统附腺功能的是(   ABC  )。

A、为精子提供营养   B、形成卵鞘   C、分泌使虫卵黏结的胶质  D、形成生殖系统肌肉鞘

24. 按照生殖细胞在睾丸管内发育程度,昆虫精巢管分为(   ABCD  )。

A、 生殖区   B、 生长区   C、 成熟区   D、 转化区

25. 种群存在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

A、 空间特征   B、 数量特征   C、 遗传特征   D、 时间特征

26.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一般分为(      )。

A、 随机分布   B、 核心分布   C、 嵌纹分布   D、 均匀分布

27. 主要害虫的季节消长动态可分为(      )。

A、 单峰型   B、 无峰型   C、 双峰型   D、 多峰型

28.     昆虫肌肉与体壁的连接方式大致有(  ABC    )。

A、    肌肉-皮细胞连接   B、 肌肉-肌小腱连接 

C、 肌肉-内骨骼连接    D、 肌肉-外表皮连接

29.     组成昆虫肌原纤维细纤丝的蛋白质有(   ACD   )。

A、 肌动蛋白   B、 纤维状肌球蛋白   C、 原肌球蛋白   D、 肌钙蛋白

30. 昆虫胃盲囊的功能有(   ABC    )。

A、 吸收消化产物   B、 增加中肠吸收面积   C、 共生菌繁殖场所   D、 磨碎食物

31.     昆虫后肠的功能有(       )。

A、    排除食物残渣                B、 排除代谢废物  

C、    从食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水分     D、 从食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无机盐类

32.     昆虫马氏管端段与直肠形成隐肾复合体的类型有(       )。

A、    直翅目型   B、 鞘翅目型   C、 半翅目型   D、 鳞翅目型

33.     昆虫体内除马氏管外,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和结构还有(       )。

A、 围心细胞   B、 中肠   C、 脂肪体   D、 体壁

34. 昆虫表皮中不含几丁质的是(    CD   )。

A、 内表皮   B、 外表皮   C、 表皮质层   D、 黏质层

35. 下列属于昆虫表皮化学成分的是(      )。

A、 甲壳素   B、 蛋白质   C、 色素   D、 多元酚

36.     昆虫背膈和腹隔的功能有(   ABCD    )。

A、   保护、支持器官  B、分隔血液   C、促使血液向后流动  D、促使血液向背部流动

37.     关于辅搏动器描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血液向靠近体躯部位循环   B、 与背血管相连接  

C、    位于触角、翅和附肢            D、 促进血液向远离体躯部位循环

38.     昆虫血液组成成分有(    )。

A、    血浆   B、 白细胞   C、 血细胞    D、 血红素

39.     可以通过昆虫血液循环运输的物质有(        )。

A、 营养物质   B、 代谢物   C、 激素   D、 血细胞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0.1508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