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害症状 台湾的番石榴目前的经济栽培品种皆无抗病性,番石榴果树一旦感染立枯病菌后,首先由植株的新梢出现病症,受害枝条的新芽不能展开,并转暗色黑化。停止生长,新芽附近的展开叶则黄化呈缺肥状,类似缺镁或缺铁等症状。由全株整体视之,罹病部位枝条的叶片色泽淡、暗,不具生命气息,反射光泽弱,容易与健康植株的叶片分辨。罹病枝条后期容易落叶,病症更明显,病势会逐渐向下发展,藉枝条分叉处由底部向另一新枝条移动,并导致相接枝发病,终向茎基部发展而导致全株枯萎。田间在春季后期、夏季等时期病势发展较轻,病症也较轻微,但秋冬季则发生严重。目前番石榴新品系,如珍珠拔似较泰国拔更易感病。立枯病菌具有型孢子,长椭圆形和短椭圆形,皆为单胞,分生孢子36度,发芽,在16℃和40℃以上不发芽,长椭圆形的孢子较短椭圆的孢子发芽率高2-3倍,菌丝在30℃生长,高于40℃或低于16℃皆不能生长,以26-34℃为生长适的温度,病组织产孢温度在16-36℃产孢量。湿度亦影响产孢,湿度愈高产孢愈多,湿度低于28℃以下,则甚难产孢。 (2)防治方法 立枯病的防治由于目前已知侵入的立枯病菌存在于维管束附近,药剂防治极为不易,所以田间清园的工作极为重要,应避免感病枯枝残留田间,成为二度感染的来源。 防治方法: ①改善果园排灌设施,使土壤保持良好通透性能,以减少菌丝束的传播。 ②坡地果园可植百喜草,不但作好水土保持,调节果园内相对微湿度,亦可阻止菌束的传播。 ③罹病株并避免在病株附近再补植新苗,以减少该病原菌传染源及残存的机会。 ④慎选健康、强壮的种苗,避免在有病株附近的苗圃选种苗,以减少传染病原菌的机会。 ⑤施用有机质肥必须经过发酵后再挖环沟施肥并覆土,避免过度施用生石灰等碱性肥料。 ⑥修剪下来的枝叶应避免放在果树根颈部。使该处能通风良好,挖除或剪除病株、病枝并烧毁,减少该病原菌感染发病的机会。 ⑦适时使用杀菌剂进行灭菌,如修剪后果园全园喷药,有效的药剂包括:苯菌灵、真菌除、有机铜剂及氢氧化铜。 番石榴枝枯病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一般称花叶病,在番木瓜的主要种植区都有发生。 (1)症状发病初期,在茎、叶脉及嫩叶的支脉间出现水渍斑,随后在嫩叶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病症状,在感病果实表皮上也出现水渍状圆斑(环斑),几个圆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低温期,病株叶片大部分脱落,幼叶出现畸形。 (2)病原及传播番木瓜病毒病的病原有番木瓜花叶病毒、番木瓜环斑病毒和番木瓜畸叶病毒。自然传播媒介为桃蚜和棉蚜,且传播率非常高。摩擦非常容易传毒,田间病株叶片与健株叶片进行接触摩擦,便可传染。 (3)发病条件 ①气候条件。温暖干燥年份,发生严重。因此耕种帮建议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一年可出现两个发病高峰期和一个病株回绿期。4月至5月及10月至11月上旬,月平均温度为20-25℃,则发病株多,症状明显;7月至8月,平均温度为27-28℃,是病株回绿期,症状消失或减缓。高温对本病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株每天加温至40℃,4小时连续4天,病株明显回绿,病斑消失,但停止高温后几天,症状再度出现。 ②果园位置。因本病主要由蚜虫传染,凡与旧果园或与邻果园病株毗邻的植株发病快,发病率高。连年种植的果园,发病早,发病率高。 ③植株的生育期及生长状况。番木瓜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均可感染环斑花叶病。 (4)防治方法目前还没有根治方法,只是采取以栽培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选种耐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增强植株抗、耐病能力。 ③及时挖除病株。
大果甜杨桃是热带和温带常绿果树,生长快,结果早,一年多次开花结果,果实优,爽脆多汁,深受群众喜爱。但是,长期以来,杨桃栽培都是粗放式管理,单产低、品质劣、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都较差。因此,我所于2001年4月开始采用塑料大棚栽培大果甜杨桃,面积0.43公顷。定植当年挂果,每公顷产量第一年5700kg,第二年27000kg,第三年63000kg,比露地栽培提早30~40d或推迟50~60d成熟,年挂果期8~10个月,同时改善了品质,可避免成熟期的风雨灾害及冬季低温霜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建设塑料大棚果园
百香果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一般不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百香果最常见的病虫害疾病有茎基腐病、褐腐病、疫病、害螨、生理性病害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百香果正常的生长与结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加以防治, 百香果病害的主要特征 1.病毒病:百香果的病毒病主要由蚜虫等害虫进行传播的,有黄瓜花叶病毒、斑驳病毒和木质化病毒等类型。发病会导致叶片畸形、凹凸不平,同时可能会伴有卷叶、叶片变厚等症状。
1、发生油斑状斑点:7-10月除了采收正期果外并行夏季修剪,而于11月下旬后生产二期果的枝条上叶片、花器及幼果等一般生长正常,但若遇气温急速下降的寒流来袭,则中、老叶的正面叶叶肉组织受低温刺激,初期转变成类似溶解性、不规则的浸油状黑斑,叶脉及叶背的叶肉组织仍保持浓绿色。至后期浸油状黑斑相互融合,周围叶肉组织呈枯黄且微脱水状,严重时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进而造成落叶,使树势生长衰弱。
龙眼属于常绿乔木,无患子科,龙眼属。树体高大可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薄片状脱落。叶片对生,叶片数多为偶数,呈羽毛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圆锥形花序,花多为顶生和腋生;花朵黄白色;雌花5瓣;雄花蕊为针状柱形,3~4月份开花。7~8月份结果。果实为球形,壳淡黄色或者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种子黑褐色,有光泽。 生长环境: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气候偏温和、无严重霜冻的地区栽培龙眼为合适。龙眼喜欢温暖,忌寒冷。在年平均温度为20~22摄氏度的地区,栽培龙眼较为适宜。最适应的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毫米;龙眼树为喜光树种。阳光充足有利于枝梢生长壮旺。对土壤适应性强。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酸碱度在5.5~6.5的酸性土壤,都适合龙眼树的生长。土壤含水量要求在13%以上。
(一)根的生长习性 龙眼树的根系与很多常绿乔木一样,由主根、侧根和吸收根组成。主、侧根主要起支撑树冠、输送和贮存养分的作用。吸收根由须根和毛细根组成。据观察,龙眼树吸收根的生长发育在一年之中有3个活动期:第一个活动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此活动期根系的生长量较少;第二个活动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也是一年中根系的生长高峰;第三个活动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根系的生长次于第二个活动期。 首先,根系的生长活动受地主部分,主要是枝梢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最大。根系生长活动高峰出现的迟早和强弱通常都在各期枝梢的生长高峰之后显示出来。这是由于枝梢的生长情况及光合作用的差异对根系的发育有很大关系,而当年结果的多少又与新梢的新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凡当年结果多的树,其新梢和新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凡当年结果多的树,只有待果实采收后,新根的生长才有所回升。因此,适当控制结果量可以减轻树体在养分方面的负担,促进枝梢的生长发育,进而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生产实践表明,通过修剪、肥水管理可以使枝梢、花果和根系三者均衡生长发育,这是形成连年丰产稳产的基础。 其次,根系生长发育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温和水分方面。据观察,土壤温度在5.5-10℃时根系活动很弱,随土温的升高,根系活动加快,当土温在23-28℃时,根系生长发育最快,当土温升至29-30℃时,根系生长缓慢,当土温高达33-34℃时,根系则表现出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根系生长较快,反之,根系生长较慢,甚至停止。因此,早期保持果园土壤水分是龙眼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用经常耕翻的办法来改善和调节土壤的水、温、气、肥的关系,以促进根系生长,打好丰产稳产的基础。 (二)枝梢的生长习性
1、荔枝、龙眼蝽象 2、荔枝、龙眼蒂蛀虫 3、荔枝、龙眼尺蠖 4、龙眼角颊木虱 5、荔枝叶瘿蚊 6、毒蛾
一、荔枝、龙眼病害 1、荔枝、龙眼霜疫霉病 2、荔枝、龙眼炭疽病 3、荔枝、龙眼果实酸腐病 4、荔枝、龙眼叶斑病 5、荔枝、龙眼煤烟病 6、荔枝、龙眼鬼帚病 7、荔枝、龙眼藻斑病 8、裂果、冻害
本病旧称荔枝霜霉病或荔枝疫病,主要危害荔枝果实,为荔枝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和均有发生。此病不仅为害近成熟的果实,也可危害叶片、花穗、结果小枝、果柄及幼果。在潮湿条件下,可引起大量落果、烂果,损失率可达30%~80%。在运输销售期间,此病继续发展,严重影响荔枝鲜果的贮运和外销。 【症状】 主要危害近熟的果实,亦可危害青果、果柄、花穗、结果小枝和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