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果树病害的基本知识(文字版)-续
果树病害的基本知识(文字版)-续
编辑:德德沐 类别:植保基础 浏览量:1271 发布日期:2022-10-19

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病原物的寄生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活的生物体上,以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寄生性是病原物从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取营养的能力。

        根据寄生性的强弱,可把异养生物大体划分为四个类型:

纯寄生物:或称严格寄生或专性寄生。

强寄生物:寄生为主,有一定的腐生能力。

弱寄生物.腐生为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侵染、寄生在活的植物上。

纯腐生物:或称严格腐生或专性腐生物,只能腐生。

        大多数病原真菌和所有的病原细菌是非专性寄生物。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以及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专性寄生物。了解寄生性强弱对制定防治措施等有密切关系。专性寄生物主要依靠抗病品种来防治,而对非专性寄生物一般通过改善栽培和环境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来防治。

2、病原的寄主范围

        每一种病原寄生物都只能寄生在一定范围的寄主上,像丝核菌可寄生在几百种寄主上,而锈菌只能在几种寄主上,这种在寄主范围上的分化称之为寄生专化性,根据寄主范围的不同,病理学上常将一个形态上一致的种,划分为若干生理变种和小种。

3、病原物的致病性

        病原物对寄主的破坏和毒害从而引起病害的能力称为致病性。

        寄生物致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的剥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有的消解寄主细胞,有的产生毒素来毒害寄主。

        寄生物虽然最终要对寄主产生破坏作用,但破坏作用的缓急却因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适应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寄生性的强弱和致病性的大小可以是相一致的,也可以不一致,如树皮溃疡病菌,它们的寄生性很弱而致病力却很强。这是生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化、同步进化来的结果。

4、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

        微生物繁殖、杂交的可能性大,以及易于受外界的影响,所以,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发生改变。

        寄生性和致病性除可以通过适应而发生改变外,其它如受到射线照射或由于杂交等,也可能发生改变。

(二)侵染过程

        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然后由寄主感染点经过一定途径侵入寄主体内,从寄主组织中吸取营养物质,建立起寄主关系,然后进一步在寄主体内蔓延扩展,使植物发生生理和解剖形态上的改变,最后表现出病害的症状来。这个过程称为侵染过程,或简称病程。

1、侵染前期 

        病原物以传播、接触、准备直到直接侵入之前,称为侵染前期。

        病原物在直接侵入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有许许多多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要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具有可侵染的侵染势,才能开始侵入寄主。

        我们现在知道,苹果树腐烂病,每年在苹果落皮层形成时,病菌在落皮层上首先建立侵染点,随后病斑扩大,先是横向发展,再纵向发展,到来年的 1月份达到发展高峰。但侵染皮层的病菌并不是直接由空气或雨水传播到落皮层上的。这些烂皮病菌已在苹果树皮的死组织上或半死组织上生活很久了,然后再侵染落皮层的。我们把一个病害,尤其是弱寄生菌所致的病害的侵染前期研究清楚,是非常有利于病害防治的。

2、侵入期

        从病原物在侵染开始到建立稳定的奇生关系为止称为侵入期。

        寄主体表的各种自然孔口,包括气孔、皮孔、水孔、蜜腺等都是病原物侵入的门户。寄主体表的各种伤口,如虫伤、动物咬伤、冻伤以及修剪、嫁接等各种机械伤口也是病菌侵入途径之一。

        病原物也可以通过自己产生压力胞,直接从表皮侵入寄主。

        病原物的侵入受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和寄主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湿度决定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孢子萌发和侵人的快慢,一般而言,湿度高对病原菌侵入有利。

3、潜育期

        病原物和寄主建立了寄生关系到寄主出现病害症状时为止的一段时间且称为潜育期。

        潜育期是病原物从寄主夺得生存条件,病原物扩展,发育最适宜的一个时期,也是寄主抵抗病原物的扩展,抑制病害症状出现的一个时期;也可以理解为病原物与寄主进行剧烈斗争和相互适应的时期。

        不同病害其潜育期长短不同,同一种病害潜育期长短也因环境条件和寄主状况而不同,温度对潜育期影响最为明显。

        寄生关系建立后,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的范围因种类不同而异。绝大多数真菌和细菌扩展的范围只限于侵染点附近,称为局部侵染,也有的病原物侵入后,便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称为系统侵染

4、发病期

        随着侵染的深化,植物生理上的病变必然导致组织解剖上的病变,并进一步引起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表现出各种症状。如果是真菌性病害,到后期,病部处往往产生大量孢子,细菌则产生菌脓。

        从症状初显到症状明显产生时期称为发病期

        症状的出现也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在整个侵染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讨论侵染过程时,还必须提到两个概念,一是潜伏侵染,二是复合侵染(混合侵染)。

潜伏侵染:一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寄主的抗性或环境条件不适,不扩展发病,呈潜伏状态,待诱病因素出现,病原物从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导致发病。这种侵染过程称为潜伏侵染。果树上许多重要病害如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果实轮纹病、炭疽病等都有此现象。

复合侵染:由两个以上的病原物共同侵染果树,称为复合侵染。

        潜伏侵染和复合侵染的概念对于认识果树病害的发生规律和考虑防治对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侵染循环

        许多病害还能进行再侵染,使病情不断发展,最后病原物还要以一定方式进行越冬、越夏,渡过寄主的休眠期,才有可能引起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发病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过程。

        侵染循环密切关系到果树病害的防治。防治措施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侵染循环找出病害的薄弱环节,才能有效地防治病害。

1、侵染来源

侵染来源指为侵染提供病原的场所,果树病害病原物一般来源于田间病株、种子、苗木、落叶、枯枝、落果以及肥料、土壤等。

2、初侵染

每一年开始活动后,由越冬的病原物引起的第一轮侵染,称为初侵染

3、再侵染

初侵染发病的植株产生病原物的繁殖体通过传播在当年生长中重复引起侵染,称为再侵染。

4、越冬

        随着果树的生长和休眠,病原物活动也分为活动期和休止期。病原物休止期的状况也就是它的越冬方式。病原物可能以菌体的某种形态如菌丝、分生孢子、子囊壳、孢子器越冬。

        病原物越冬的场所主要有:生病的植株、病株残体、种实、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土壤肥料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的主要场所。越冬场所为来年病菌初侵染提供菌源,应予以重视。

5、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从它生成的地方必须经过传播才能达到新的侵染点。有许多病原物自己可以移动,能主动地传播,如细菌有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进行传播。但大多数病原物不能主动传播,只能被动传播。这些传播动力有:风、气流的传播,雨水和水流的传播,昆虫及其它动物的传播,人们在农事操作和商业活动中也经常将病原物传播。

(四)抗病性

        果树易于感染某种病害的特性称为感病性。果树抗拒某种病害的特性称为抗病性。高度抗病、接近不感病的抗病性称为免疫性

        果树的抗病因素来源于果树形态学上的特殊性和生理上的特殊反应。

1、 叶片、果实表面的角质层,枝干表面的木栓层对保护果树,抗拒病原物侵人有重要的意义。

果树的表皮上气孔、皮孔的大小和开放程度及时间长短也同果树抗病性有关。气孔大,开放程度大,开放时间长则易感病,反之则抗病。以上是机械性地阻止病原物侵入。

2、果树有分泌物,有的可以抑制病原物,则抗病,反之,有的以刺激病原物生长繁殖、侵染,则感病。

3、保卫反应:病原物侵染果树,果树在侵染点附近形成木栓化,把病、健两部分分开,从而抑制病害。

4、寄主感病期和病原物的活动期相错开,达到治理病害的目的。

5、果树阶段性抗病,像幼树抗腐烂病,到后期则感病。

6、生活力强的抗病,生活力弱的则感病。枝干烂皮病只有生活力弱时才易发病。

7、微生物区系中有的成员则可以使寄主增加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8、环境因素中温度,湿度、营养状况也直接影响果树的树势,也成为抗病因素。

(五)病害的流行与测报

        果树病害在一个时期或者在一个地区大量发生,造成果树的显著减产,即称为果树病害的流行。病害流行是指果树群体发病的规律。

        果树病害流行三要素:

1、大量的感病寄主;

2、有大量的致病菌;

3、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果树病害的流行一般可以区分为始发、盛发、衰退三个阶段。

病害的预测根据:

1、病害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的特点;

2、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和综合作用;

3、病害流行的历史资料。

        病害测报分为长期预测,生长季节开始前,或开始时预测病害流行程度;短期预测,在病害发生期内预测病害的始发期、盛期,达到防治指标的时期。

        贮藏病害的预测和检验是新近发展的学科,可以根据生长期的病情和数量来测报贮藏期病害,也可以根据病情来指导收购和销售。

 

四、病害防治措施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果树病害的防治,必须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就是在病害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病害控制在未发生前或刚刚发生阶段。“综合防治”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树立农业生态系的观点,充分利用自然界一切有利于果树而不利于病害的因素。根据经济学观点,提出综合治理措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同时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注意社会效果。

        非侵染性病害防洽的主要措施是改善环境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增强树势,必要时还要进行治疗。

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考虑:提高树势,增强抗病力;防止病原物的传播、蔓延和侵染果树;创造一个有利于果树而不利于病原物的生态条件。

(二)法规防冶

        法规防治也是植物检疫措施。植物检疫是国家利用立法手段,制定植物检疫措施,由政府执行。它是带有强制性的。法规防治是由国家颁布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害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植物检疫订有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对象名单,但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可以有自己的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补充名单。

1、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要确定一个检疫对象,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必须是局部地区发生的;

(2)必须是主要通过人为因素进行远距离传播的,

(3)必须是危害性病、虫、杂草。

对内外检疫对象也是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断进行修订的。

2、主要检疫措施 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制定检疫法规;对进口、出口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产地检验、室内检验、隔离种植检验等等,检验合格者正式签发检疫证书;对有问题的批货要严格处理,包括销毁措施在内。有怀疑者要认真隔离检查,或作产地调查,如发现漏网者,必须利用一切手段,包括把检疫对象就地彻底消灭。

        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苗木、接穗、种子、插条引进引出非常频繁,要严格实行检疫。

(三)抗病品种及无病苗木

        果树的抗病性差异是存在的,由于它是多年生植物,不宜换花,似乎难以利用抗病品种,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从建园、规划开始就要注意品种的抗病性。

        利用抗病品种,往往被果实的品质、产量所限制。例如,我国当前苹果掀起 “富士” 热,拼命发展富士品种,其实富士很不抗病,不但不抗果实病害,也不抗枝干病害。这是我们应当警惕的。

        可以通过引种、种内选种、杂交育种、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抗病材料。抗病性鉴定要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病害因地制宜,看病情严重程度,看病情发展速度,最终要用产量和质量来衡量抗病性的好坏。

        采用苗木脱毒、组培技术,培育出无病苗木,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用无病毒苗木为防治病毒病提供了有效方法。

(四)农业(栽培)防冶

        这是综合防治的基础。栽培防治能有效地隆低菌源,提高树木的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果树而不利于病原物的生态环境。包括:

1、保持水土,改良土壤。

2、合理规划和配置树种,如桧柏不宜和苹果、梨一起栽植。

3、适度密植,合理修剪。

4、合理施肥和排灌,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性。

5、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防止树体营养耗竭。

6、适时采收,防止创伤,安全贮藏,精心运输和销售。

7、加强果园卫生,清除病残体。

栽培措施的作用是长期的,只要我们坚持,就会得益。

(五)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杀死病原物,保护果树不受侵染,它的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也是防治果树病害常用的手段。

1、化学防治的原理

(1)保护作用:保护果树感病部位,免受病原物侵染。

(2)治疗作用:利用内吸杀菌剂杀死果树体内的病原物,或者影响病原物的致病过程,使病害得到控制。

(3) 免疫作用:由于化学杀菌剂的作用,使果树产生了对一种病原物的免疫力,从而病害大为减轻。

(4) 钝化、隔离作用:病毒可以被钝化,其侵染力和繁殖力均降低,为害也减轻了,波尔多液能形成一层薄膜,可以阻隔一些病原物侵染果树。

2、化学防治方法 

        喷雾:配成一定的浓度,用喷雾器喷到果树上;喷粉:可以用于山区少水地方;种苗处理:不同病害不同处理的方法;土壤处理:主要用于抑制土传病害,降低土壤内病菌数量。其它一些使用方法如用化学农药浸纸,浸果,防治贮藏病害。防治贮藏病害是当前亟待发展的事业,使用化学农药还要注意药害和残留问题。

(六)生物防治

        这是大力提倡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广义的概念,是除了人之外,一切用于防治的生物措施均属生防。这样,品种、栽培也在生防的概念之内。狭义的生防是指利用微生物来防治病害。

        果树生活在一个微生物环境之中,就像它生活在空气中一样果树体内、体外均带有各种微生物,其中致病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我们来调节果树周围的微生物环境,使它有利于果树而不利于病原物,这就是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活体,而不是用它的抗菌素。因此,抗菌素是生物产生的制剂,就像化学合成的制剂一样。抗菌素不在以上生物防治概念之内,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抗菌素视为生防,这是习惯叫法。

        生物防治的原理有:占领、竞争、拮抗、免疫、重复寄生、溶菌等机制。

1、占领

        果树体表能被微生物占领的部分,大体占 14%,其余 86%的部位是任何微生物都不能占据的。这些可以被微生物(当然包括病原菌在内)占领的部位,多半是细胞组织的缝隙、皱折、孔口等部位。利用有益的微生物,也就是生防制剂,早早占领这 14%的部位,病原菌再来侵染,就没有它的位置,没有它们的生存空间,就发展不起来,病害就不会发生或者减轻了许多。

2、竞争

        在生物防治中,竞争机制主要表现在空间的竞争和食料营养的竞争。例如,苹果树腐烂病病菌先要在垂死的组织以及衰老的组织上生活一段时间,病菌集聚到一定数量后,再向健康组织发动侵染。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早早将垂死组织占领后,尽快消耗掉垂死组织的营养,苹果腐烂病菌再没有足够的营养,病菌发育生长缓慢,达不到致病能力,苹果树就可不得腐烂病,得了腐烂病也使其发病晚、发病轻。

3、拮抗

        我们用的生防制剂,有些制剂,如真菌中的木霉以及放线菌,可以产生抗菌素,产生抑菌物质,这此抗菌素或抑菌物质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发育,达到防病效果。

        例如,利用木霉菌防治苹果的银叶病。木霉菌产生木霉素,可以抑制银叶病菌的生长,银叶病一是发展不起来,二是发病了,也发展很慢,一时成不了灾。

4、免疫

        也可称为人工免疫,或称为交互保护作用。人工免疫就是利用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或某一种微生物中不致病的菌系(事实上已证明同一病菌类群中,有的菌系是致病的,有的菌系是不致病的)。把不致病的菌系先接种到果树上,它可以侵入果树而不产生病害的危害。由于不致病菌在果树体内的作用,就诱发果树本身产生一种抵抗力,也可称“免疫力”。这样,真正的致病菌就很难侵害果树,或者使病害危害程度大大的降低。利用一种洋麻炭疽菌接种到苹果果实上,苹果就产生对苹果炭疽病的免疫力,苹果炭疽病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其防治效果超过多菌灵和波尔多液。

5、重复寄生

        某些微生物能在病原物上进行寄生生活,称为重复寄生。我国板栗有一种枝干病害,称为疫病,是一种真菌所致的病害。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从疫病真菌体中找到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可以使疫病真菌得病,发育不良,这样疫病就轻了。将这种带有病毒的真菌制成生防制剂,将它们注射到树皮内,这些病毒又传染给致病力强的疫病真菌,得了病的疫菌真菌发病率大大降低,危害程度大幅度下降。

6、溶菌

        指某些微生物可以将病原菌溶解掉,或者将病原菌解体,中国林科院曾用木霉菌防治油松幼苗猝倒病。发现木霉菌可以将猝倒病菌菌丝断裂,菌丝体消灭掉。

对于目前化学药剂和其它方法难以防治的病害,生物防治是有潜力的防治途径。

(七)物理防治

        应用热力处理、射线辐射处理、机械阻隔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来防治病害,均属物理防治。

        热力处理在果树病害防治中应用很多。主要用于带病的种子、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热处理。

        射线辐射处理主要用于果品贮藏病害,它对一些表面、潜伏极浅的病原物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机械阻隔是利用一些物理手段来阻挡病原物或克服诱病因素,例如,利用银色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防止葡萄白腐病,增加果实着色;利用保湿剂防止枝干失水,从而减轻了果树烂皮病。

        外科手术是果树上常用来防治枝干病害的,可以刮皮,也可挖去病部,也可以利用嫁接方法来控制病害。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